也不能清晰的记得读了多久,不过还是在青春结束前读完了这部关于几个人青春史。
– 最近电影院里正在上映这部书的影视呈现。或许我该去看看,趁现在还是青春,可到现在我还没去,好像是因为影票有点贵,不过真的是这样吗,或许更多是畏惧:“这部关于青春的爱情剧我怎么能一个人去看呢,在那里,那该是有多么不协调”
– 还好,有书陪伴,一页一页翻过时,眼前总有虚拟出来的画面,画面里融入自己的感情,理解,呈现出的也是一部视觉盛宴,只不过她属于我一个人,也只有我才可以看清,看懂。
-即是对青春的的追忆,那么任性,疯狂,无所谓惧以及爱情之事自然是难逃笔墨。郑微,一个为爱全力付出,为爱疯狂的青春美少女,她任性,勇敢,为常人不敢为,她对爱执着,付诸百分百的信任,却两次受到重创,爱之越深,伤己越深,她乐活,宽容,坚强的从伤痛中挺出来,接受成长,接受青春的逝去。
林静,陈孝正,两个深爱同一人的优秀男生,是的,我称他们为男生,而不是男人,因为他们犹豫,迟疑了,而且伤害了他们深爱的人(虽然我尊重他们“迫不得已”的选择)。一个是微微的童年,未来,可以说是竹马青梅;另一个则充斥在她的青春,她的大学时光。她深爱过这两个伤她最深的男生,不遗余力,可现实不是童话故事,谁说相爱就必须一定能在一起呢(即使后来她和林静在一起了,可那毕竟还是在书中,是作家的构想)就像阮阮和赵世文,最终还是各自生活,各归天命。可是就算如此,我相信谁都不会后悔,都不应该后悔,所有的抉择都源自于我们自己,我们应该接受,或者说是享受,无论痛苦,幸福,欢乐,伤悲。青春不是生命的所有,就算是阮阮也不是那样,它只是我们的一笔精神财富,虽然每个人得到的有所不同,但却无法比较多少。即使是书中的那些配角,老张,开阳,曾毓,除郑微外的五大天后,何奕,施杰……,也都有与主角同样值得珍惜,追忆的青春,只是因为书的需要,没有特写而已。青春不讲究对错,不谈得失,即使它终将逝去,我仍然相信我们的人生会因为青春的一切而更有魅力,无论对错。
书看完了,躺在床上回想着书中的一切,微笑着睡着了。可醒来却纠结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作家都是那么的残忍,任自己手中的笔墨,控制一个又一个从不相识又仿佛很熟悉的生命。对于阮莞的死,我很不满意,或许对于那本书来说,那是最好的结局,可是我是书外人。她没有太多的奢望,不求功名利禄,不做闭月羞花之效;她聪明,美丽,气质缠身;她沉定,闲静,却也为爱疯狂。为了解救她的爱情,她忍耐,信任,多次尝试,并聊有效果,可是她爱错了人,那个让所有人鄙夷的懦夫却是她千方百计维护,信任,宽容的
恋人。除去她的社会价值,她几乎是个完美的女人,至少我觉得是这样,可作者却让她,就那样定格在了那声枪响中,停留在对幸福的憧憬与满足中。难道在作者看来,一个人在青春中的满足就足以用一生去交换吗?这是不是太苛刻,太浪漫,太梦幻了!我为她不值,为她惋惜,为她……我几乎语无伦次了。
说到最后,这部书是有她的瑕疵,可作为对青春的追忆,还是留给我比较好的印象,也给我美好的希冀,如果有缘,让我遇见生命中的她,第一次看电影,我一定会带她共享这部青春,然后去谱写我们的青春华章。
爱她,不遗余力!
书和电影我都看了,我更喜欢电影,以后网上有了电影,你也看看吧,有些改动,更现实一点~~
赞赞
电影我看了,说实话,大失所望,岂止有些改动,感觉改的不像样了,我觉得书也挺现实,可书的逻辑性很强,电影跳跃性太大了,情节还很模糊,说句不太好听的,感觉电影把书强奸了。
赞赞
电影我看了,,说实话,大失所望,岂止有些改动,感觉改的不像样了,我觉得书也挺现实,可书的逻辑性很强,电影跳跃性太大了,情节还很模糊,说句不太好听的,感觉电影把书强奸了。
赞赞
没看过,但还是支持的
赞赞
“爱她,不遗余力!”真好
赞赞
我的青春就是喝酒过去的,唯有酒才有话题,青春真是容易过。今朝酒醒何处?在别人的床上
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