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空指的是日本佛学禅宗中的“虚空”。之所以想从这里写些东西,是因为在当下的时代,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从设计上,“空”的概念都与其紧密相连,甚至是时代的最前端。
先从前几天听约翰·凯奇的《4分33秒》开始。《4分33秒》首演于1952年,该作品没有任何种类的乐器以及任何数量的演奏员而作,共三个乐章,总长度4分33秒,乐谱上没有任何音符。唯一能看到的是约翰·凯奇在每个段落的开始将琴盖关上,而每个段落的结束则将琴盖打开,静静的沉溺在现场的寂静中。
音乐作品上只有标记休止的符号,没有标记无声的符号。所以,这首曲子也是极端到了不能再极端,饱受争议。但作者的意图就是,在休止中,偶然的聆听周围存在的声音,各种各样被我们很容易忽视的声音。
有人说《4分33秒》是”溢出了艺术的容器“,也的确可以这样说。探究约翰·凯奇成长,不难发现佛教和禅学对他的影响。
禅宗是佛教融入道家思想形成的佛学次文化,所以日本禅宗同样带有中国文化中的朴素、素雅、清幽的雅致。禅是日本的灵魂,因此日本文化也表现出推崇内敛,自我修养的观念。在此基础上,日本古典文化所衍生的文化事物:和室、庭院、茶道、插花、枯山水等,自然而然的带有一层禅宗的禅意。
日本作为岛国,国土是有限而紧张的,所以不可能建造很多的园林庭院,不可能有中国庭院的大气恢弘。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其代表就是枯山水,内涵便是禅,在有限的空间范围里再现大自然的美,并以象征的方式表现自然山水的无限意境。从枯山水的造诣不难发现其美学灵魂的思想。把极度节约和唯心主义作为清心寡欲的手段,最终是开悟。
在了解了日本的禅宗,我想也不难再理解约翰·凯奇的作品。再看约翰·凯奇其他的作品,你会发现所有的曲目寻求的是一种偶然的结果,无所谓曲谱,无所谓乐器,最大限度地将音乐予以泛华。
我们再来看另一位大师,史蒂夫·乔布斯。
在乔布斯的人生事迹中,有一件事极其重要,那就是被自己的公司辞退。把这一件事情当作一个点,你会发现在点前的苹果公司与点后的苹果公司有这天壤之别。
乔布斯在年轻时不仅与沃兹合作开始软件,而且那时便与禅文化相接触,常常在参禅室度过一个下午。长期修禅对他的影响有多大?这是个没有办法解释的问题,但是在这个点之前,乔布斯说他心里从没有禅的祥和与平静。但在辞退的那一段时间里,无限的自由让他更加对禅有所探寻。
1995年乔布斯接受采访时,谈到苹果在1985到1995年间的问题时,认为这十年让苹果受到了伤害,问题的关键在于价值观改变了,一向以产品为导向的公司,成了一家推行惯常商业运作模式的庸常公司。直到回归苹果后,乔布斯加强对设计与适用性的关系,以人为目的,以人为根本的思维。
作为宗教,禅所信奉的表面上是佛祖,追求佛法大意,实则信奉的是自己,追求的是自己的本我。然而能够看清自己最好的体验便是放空自己,所以苹果产品的背后是对人性的透彻理解,然后呈现以简洁、空寂的禅宗美学。
再来看一个发生在中国的禅。魅族的创业故事可能很少有人了解,因为魅族真的是一个默默做事的企业,而魅族的产品也从未做过任何商业宣传,他们旨在用户体验和保留老用户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魅族的CEO黄章长期在其官方论坛和用户讨论产品的开发,当然这种做产品的态度就注定不会轻易失败。
2012年11月27日,魅族最新产品MX2在北京水立方发布,对于产品的外观与交互,外界颇为重视, 魅族引入了一个新词语——侘寂。侘,超越外在;寂,挑战时间。侘寂美学,不追求第一眼的经验,而是深思熟虑后的至繁归于至简,简约经典白看不厌。同时“忘记参数”更是突出了产品内涵这一点。
侘寂是日本美学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指的是朴素又安静的事物。百度百科里的东西我就不再叙述,茶道是侘寂最深的体现。
茶道以“和、敬、清、寂”四字,成为融宗教、哲学、伦理、美学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在茶道的繁复表演中,始终贯穿其中的便是一种禅意的美感,在茶会中学习茶礼,在茶艺中参悟茶道,如果没有耐心、平静、舒缓的心态,是表演不好茶道的,也理解不了这种清净的内涵。
日本文化就是一个文化的大熔炉,是全盘接受了许多文化后互相碰撞融合的结果,这种状况带来了一片混乱,但是当其融合后,便形成了现在的日本美学——就是最彻底的简单。首先抛弃所有,然而一无所有中又蕴含所有,从而追求自我的文化。
禅宗已经是日本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逐渐受到世界的认同和推崇。作为有上下五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我希望也能长出美丽的花朵,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再是僵硬的古语古词。
思考我们的文化,我并不认为是我们的文化底蕴不够,但是从盘古开天到大天朝,我们的祖先们似乎就从来没有认真的信仰过什么,而我们也没有接受过思想的遗产和思考的习惯。而寺庙里的这位神仙那位神仙,还真的什么都敢信,而且还个个不死之身,所以寺庙也难以容下尼采,歌德之类的人了,况且他们也容不得进寺庙。
最潜移默化的就是务实情节。实用主义在天朝是响当当的,不管学什么东西,不管有没有文化牵扯,只有有用,有用就学,没用就不浪费那个时间, 以至于信仰问题成了真正的空寂。
说了这么多,毕竟是漫谈,没有做历史性的深入研究,只是看了几本相关书籍,对于文化的认识也只能浅谈则止,只希望当金钱不在至上之时,放空自己, 用心发现生活。
教育体制的改革刻不容缓。
赞赞
佛家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赞赞
思考我们的文化,我并不认为是我们的文化底蕴不够
赞赞
特别去搜索了《4分33秒》来看,若是之前无意看的,我说不定以为被恶搞了,但掌声就是最好的证明
赞赞
很喜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内心 开始关注自己
不过楼主 其实 禅宗文化 在中国的发展也是非常好的 我是这样觉得的 不过中国的禅 貌似没有在民间广泛发展
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