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车上读了大前研一的《OFF学——会玩,才会成功》,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刚好粗粗读完,道应了作者在书中关于读书不超一小时的观点。
作为日本管理学泰斗,大前研一的这本偏轻松的书里仍是极为细致地为我们描述了休闲能力的重要作用。什么是“OFF学”?作者是这么解释的:“我认为就是学会成为“人生的达人”,不只在工作领域游刃有余,也能创造丰富的人生。”如果能学会“off”这个“course”,所谓成功的人生当然是“of course”。
如果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对于"On"(工作)和"Off"(休闲)没有同样注意,等到退休之后,就算有了一些时间和金钱,也不能充分享受休闲生活,最后只有在漫无目的,慵懒的生活中结束自己的人生。相反,如果从年轻时就开始学会平衡工作与休闲,"On"与"Off",并设法创造出时间,金钱和悠闲的心情,便可尽情的享受人生。
在作者众多极为详细的建议中,对我来说有一些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在这里做个小小总结。
第一个就是培养可以维持一生的兴趣。大前先生爱钓鱼,爱滑雪,爱越野摩托车,从中享受了生活的乐趣、拓展了人际圈、和太太共同的滑雪爱好则增进了感情,真是一举数得。回想一下,我发现自己的爱好总是时时变幻,而且宅的很,也因此失去了很多乐趣,看来培养一两个兴趣必须放入计划表里~~在培养兴趣方面,作者也给我们提了几个有趣的建议。比如记录兴趣日记、集中精力,深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对象 、积极参与、结识具有共同的兴趣的伙伴等等。特别是兴趣日记很具有实践意义,通过持续简短的记录,不但可以提高兴趣,而且可以随着兴趣日记的衍生,使研究发散性地变得深入。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抱怨说不是不想休闲,而是时间不够。对于这点,作者也给出了一些建议,增加休闲时间的三种方式包括: 与人交流时,应提供交流的内容和期望的结论,对方只需确认是否可行即可;提供一个以上方案备选 ;上班之前完成部分个人工作和杂务,上班时间即可投入一个人无法完成的工作,集中精力,养成上午完成大部分工作的习惯等等。
书中还有一点非常适合宅人,叫做休闲时间IT活用 。其中的建议包括通过网络社区等方式结识新的朋友(比如作者主持的平成维新论坛、各种兴趣讨论区);随身携带数码相机,记录生活,也可以将报刊杂志的内容用相机拍下整理,做成自己的年鉴;当然也包括在雨天整理电脑的通信录,照片,视频,手机的联系方式,了解自己人际关系的特色以及利弊,并思考今后如何改善等等,变被动型休闲为主动型休闲。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作者更是对如何平衡生活工作、如何旅游、如何管理家庭、如何育儿、如何为退休做好准备、甚至如何和外籍女服务员搭讪,并从她们那里获得更多有趣的信息都做了详细的介绍,虽然整本书更贴近日本生活,但是借鉴意义良多,如果有兴趣、就去读一读吧~
我怎么觉得自己如果写 各种 日记
会各种 强迫 不做不行的 感觉?~
赞赞
恩,先要找的真正感兴趣的事吧,就是那种做起来完全没有时间感的事,这样就不是强迫而是充满乐趣啦~~~
赞赞
坦白讲,我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感觉什么都想做,什么也没做好,不知道做什么能做好,害怕什么都不成功……T-T
赞赞
哈哈,其实我也是呀,多多尝试吧~~
赞赞
时间不够,,,休闲不会收
赞赞
尝试挤时间中~~
赞赞
据说,只有在忙碌的时候才有行动力,空闲下来,人会趋于散漫,行动力也会被削弱。
赞赞
兴趣培养也需要坚持
赞赞
又一个兴趣太重要了,至少可以扩大朋友圈
赞赞
说白了,就是如果学习对你而言是玩一样的心情,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赞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赞赞
自己有的时候太注重工作了,忽略了休闲。应该好好借鉴这本书的内容。
赞赞
最近刚准备开始看大前研一的《思考的技术》,他的书里的文字都有一种坚定信念就一定成功,在此基础上多多拓展的意思。不错
赞赞
恩恩。。看起来…让生活很充实。。。
赞赞
朝着自己的兴趣出发吧。
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