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马拉松是我跑的第四个全程马拉松,也是离开跑步大本营北京之外的第二个马拉松,2010年抽空去上海参赛是我第一次跨出京城,将脚步和汗水流在外地。这次成绩虽不甚理想,净成绩5h15,不过能够坚持跑完,完成42.195公里的全程,于我而言就是一个胜利,我也很满足,并不纠结于速度和成绩。
1. 赛前篇。
天气比想象要差。我提前几天抵达厦门,熟悉环境和体验型旅行,这些暂且不表。厦门的天气并不给力,虽然温度比北京要高,但是南方冬天的7,8度依然寒冷,尤其是偏逢下雨和刮风,就显得愈发有寒意。当地的天气预报在4号-6号都是预测有雨,准确率100%,而且伴随着刮风,有张鼓浪屿上我拍摄的椰树照片很能说明问题。据我和当地人了解,今年这种天气是往年同期气温最低和感觉最冷的一个时间点,我和众多跑友们真的太“幸运”。
很感谢这次跑吧对我们跑者的全力支持,从比赛报名、预订房间到装备领取,专车接送,跑吧的志愿者们和几位骨干,尤其是@远山,将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得细致周全,替我们办理得妥帖而舒心,让跑者们无需关注杂七杂八的琐事,全力以赴准备比赛即可。
我初来乍到厦门后,前两天自己先住在鼓浪屿上的国际青年公寓,与5位来自中科大特地也是来跑马的大四小弟弟们同居一室,随后再入住跑吧安排的九可宾馆。行程紧凑,两宾馆日程衔接得天衣无缝,很好的旅行+跑步体验。
在九可宾馆我与一位40岁的IT创业男同住,他是生平第一次跑正规马拉松,同行的还有他两位朋友,与有3,4年跑龄的我相比,他们都还属于入门级选手,不过IT创业男潜能巨大,因为40来岁还有激情和勇气来跑步,并且最近一次马拉松模拟跑能跑入4个半小时,已经十分的难能可贵。他也许会像徐六通老师那样,即使在接近50岁的年纪,跑步成绩依然会飞速提升,老徐就是04年迷恋上长跑,目前已经能跑入3h30.
厦门人民对这项一年一度影响他们生活的赛事表现出极大的热诚和关注,每次我打车,以及和当地人–不论是爬山的,卖水果的,旅店的老板—攀谈时,都能感觉到他们为自己城市举办这种跑步活动而流露出的兴奋之情。尤其他们在得知我专程从京赶来参加比赛,就更显敬意和热情。
可以明显感觉这几年马拉松赛事在中国发展提速,欣欣向荣,09年全国只有10来个城市举办全程马拉松比较,到今年2012,登记在册的全程马拉松城市多达33个,而且参与人数屡创新高,比如这次厦门马拉松参赛人数达到近8万人。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项对天赋要求最小的活动中来时,中国举国体育拼竞技金牌的弊端将逐步被大众体育文化和潮流所冲淡,我国才真正有可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2. 比赛篇。
清晨,九可宾馆有专门为马拉松运动定制的早点:白面馒头、小米粥和鸡蛋,不过我五点半下楼时已经错过了米粥的提供。有些跑者很早就起床了,他们习惯早起跑步,与我夜猫子型的夜间跑很不一样。4点40左右我就能清晰听到,陆续悉悉索索有人开始洗漱和吆喝着出门热身了。此时我与同屋的武汉IT男其实也差不多醒来,两人都是想翻覆一下再补充些体力。
在耐心的排队等待之后,我吃了两个馒头,鸡蛋怕反胃没有吃,这是全程马拉松前我一贯的习惯。然后6点10分几辆专车载着1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远方跑者,从宾馆奔赴会展中心。一路上,我心情很好,在充满水蒸汽的窗户上画了一幅简笔画:不论成绩如何,just have fun!不仅这是长跑的乐趣所在,也是我做任何事情的基本论调,要玩得开心!
起跑 0-10km 缓慢前挪,欣赏美景。
起跑阶段,从听到发令枪响到踩过起跑线,我随着庞大的队伍缓慢蠕动了6分钟才正式启程厦门马拉松。最初的10多公里,一直都是人山人海的队伍,超越和被超越都很艰难。厦门的公路比较狭窄,跑道是单向两车道,可能不到8米,更加剧了人流的密集度。总之,起初的10公里一个典型感觉就是跑不开,大家互蹭和肢体接触时有发生,只能因循受道,和大部队一起前进。
因此,有些人为了避免这种人为造成的缓慢,不惜违反规则和既定路线,跑到另外一条空无一人的返程公路上继续跑,以避开拥挤的人潮。我在途径岩石上写着“一国两制,统一中国”的公路段时,也没有经得住自由跑步的诱惑,“无耻”地跑入了返程跑道。在无拘无束地自由跑了大概1,2公里后,我由于害怕会错过赛程中途的分段计时点,导致全程无成绩,又重新“迷途知返”,跑入正途,此时悬着的心才安稳下来。
第一个十公里途径的风景真的很美,即使在阴天,即使我在参加马拉松长跑,我都能强烈的感受到这种美的力量。近处的金黄沙滩和稀拉的游人,被远方无边无际的、视野开阔的大海所围绕。极目远眺,目力所及毫无阻拦,太阳不时拨开海平面上头的乌云,从宽阔的天际刺透出几束光芒,照射在海面,可以清楚看到阳光普照下的海水和其它部分的强烈的对比,而你似乎就是这个自然现象的缔造者和观察者,亲眼亲手完成了这一幅美轮美奂的大自然作品。下次如果还参加夏马,一定要把这美景拍下来,即使会耽误我的成绩。
也就是这十公里,是我跑得最为轻松、有时间轻松欣赏风光的一段距离,此后的过程都不容易,也没有气力再好好玩味。
10km-30km 中途遭遇第一极点,肠胃不适。
之前的十几公里,我竟然出了不少汗(事后分析,应该是虚汗),因而早在8km处的饮料补给站,我就一反往日10km之后才喝水的习惯,开始补水,且都比较大口。此时我稍有疲惫感,接收到身体发出需要补充能量的信号。
我在沿途也找寻为我们加油群众提供的补给品,比如香蕉、巧克力糖,还有几颗“伪装”成糖的口香糖。可以看出,厦门的群众对此项赛事所需的补给能量还不太清楚,刚刚十岁的夏马,毕竟不像有着30年历史的北马老大哥,因而沿途群众自发的补给,不仅数量上较之北马、上马少了很多,而且在质量上也不够专业,有些东西如口香糖,就不应该在长跑中咀嚼,耗津费神,还有旺旺雪饼之类的,容易呛嗓子。不过,人家能有这样一份心意,也让我们跑者非常感谢。
第二个十公里路程,我的补水比较多,另外,加上这次大赛的运动饮料是带气的“盐碘”,我还不习惯,因而跑到24公里时,就有种反胃的感觉,随着补给站的继续补充能量,胃也渐渐提出抗议,28公里后,啥东西我都不想再吃了。在体能储备上,24公里后,我的体力似乎也濒临一个极限,迈步变小、频率放低,对周边的景物和风景不再注意。
在这个阶段,我有两个比较兴奋的点,第一次是在大桥上,直升飞机近距离拍摄路上跑者,距离我们的垂直距离也就十来米吧,在我对路边欢呼基本无动于衷的原则下,对于这种新鲜刺激,我还是决定向镜头比一个“2”的动作,旋即我就被其螺旋桨带动的巨大气流和刮起的飞沙走石所“攻击”,赶紧闭眼以防沙子入眼。
第二个兴奋点是遇到了一群好玩的加油者。这里插播一句,北京、上海、厦门沿途的欢呼群众特征区别非常明显,北京是以大爷大妈为主力军,上海以高校学生复旦、交大、华东师范等MM为主,而在厦门,最为活跃和整齐划一的是中小学生,他们很有组织纪律,青春四溅,并且工具齐备,有锣有鼓,有哨有号,往往会在某几个同学的带头呼叫下,一起热情加油,吼声震天。或者排成一字型,伸出手掌,与沿途跑步的选手们一一击掌助威,还有一个组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好像在20多公里处,有7,8个初中男孩,扭动屁股,像跳舞“夏日嬷嬷茶”,整齐划一,随着外置音箱的韵律和节奏,为我们加油,参加了三个全马的我,也是第一次遇到如此热情洋溢的加油队伍,在非常疲惫之时,也不禁莞尔。
30-40km,33km遭遇第二极点。
跑步界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就是,从32公里开始的最后十公里,才是真正的马拉松。我又一次亲身实践了这句真理。即使前面这么长的路程跑得再如何不济,体能再如何亏空,也不及33公里的抽筋带来的冲击那么猛烈。
刚过33公里,我左小腿隐约有抽筋的苗头,赶紧放缓节奏和步伐,继续跑了几分钟后,抽筋如期而至,难以自制,只能改跑为走,并歇息了一小会,走了1公里多后,以为恢复得差不多,再度起步,又是一阵抽动,左腿继续抽筋,不得已,还得继续走。就这样,大约从34公里开始到40公里,我基本都在走路,期间偶有小跑,但跑不出2分钟就不得不走。
这一段走路我也走的很是艰辛,就是在这里,我准确测出了走一公里我的大致时间是8分钟,比1KM跑步的平均配速慢2分钟,一路上,我唯有通过不断看表,预测距离给自己以心理安慰。即看已经过了几分钟,推算出剩余多久就能到达下一公里的标志牌,这三十多公里的每一块标志牌,都是我的救命稻草,有时3分钟内我还看个两三次。
40-42.195km 最后的冲刺
难不成这次马拉松我得走向终点?如果如此,将会是我一个巨大遗憾。幸好在我安心走路5,6公里后,体能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从四十公里处,我发现自己又可以跑步了,于是迈着小碎步,开始蜗牛般慢慢一步步向前奔跑。当我在前一阶段走路时被无数人超越后,最后的2km成为我的舞台,我也开始渐渐赶超一些最终无法坚持的人,一个,两个,三个。。。很庆幸,最后的2+km,我是跑着完成的。
无论如何,我坚持到了最后,没有上一路几度动了念头的收容车,最终以净成绩5h15完成2012厦门马拉松比赛。
总结这次夏马的不理想成绩,主客观都有原因:
在厦门待的这几天,我四处游山玩水,南普陀,厦大,鼓浪屿,放下了赛前应该坚持的慢跑活动,而元旦时的搬家也消耗了我不少体力,也就是说,距离比赛的最后一周时间我基本没有正儿八经跑过步。此外,在来厦门之前,我就很不小心的感冒了,而来之后感冒还有加重的痕迹,这几点为我本次马拉松的“失利”埋下客观因素的伏笔。
但是,最为重要的还是主观上自己训练不够的原因。因为跑步42KM必须要在前期上强度,上长距离练习。而我之前最远的拉链也才20公里,且数量少得可怜,30km的拉链完全没有。因此,即使我平时坚持了每天4KM的慢跑,也无法达到全程马拉松的基本要求。总而言之,一句话,主观上没有练到位,客观上杂七杂八的原因共同作用,导致了此次夏马创下自己跑马的最低记录。
不管怎样,跑马拉松不是单纯为了好成绩,为了超越别人,显示自己,而是为了挑战自我,体验与朝九晚五不同的生存状态,在长时间跑步中,实现与心灵深处的对话,自省与反思。很庆幸,我做到了,因而即使获得这个成绩,我也坦然面对,内心快乐就好。
佩服楼主,敢问楼主在刚开始练习长跑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些什么呀?
赞赞
慢,慢到可以边跑边与人说话不喘气,唯有这样,跑步才不会成为痛苦的事情,才能逐渐培养起兴趣,坚持下来。//@"FisH:佩服楼主,敢问楼主在刚开始练习长跑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些什么呀?
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