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听说一位同学的父亲由发病到去世不过一个月的时间,仓促的步伐几乎让人缓不过神来。我们不知道老天会给我们一个怎样的安排。有时候它把死神降临在你素不相识的人身上,因而你不会听到死亡的讯息,死亡离你很远;有时候它把死神降临在你认识的人或是她们的亲友身上,于是你嗅到到了死亡的气息,为她祈祷,默哀,也有了一丝担心:不知道下一次被死亡砸中的会不会是自己;终究,有时候它真的把死神降临在你至亲的人身上,你的世界顿时一片黑暗,悲痛欲绝。我在世界上走了21个年头,慢慢发现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死亡这堂课,可能是亲身经历与死亡搏斗,在鬼门关前挣扎,可能是经历死亡带给我们的伤痛、后悔和反思,也可能只是一次次微小的触动。
人对与死亡相关的事物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恐惧和抗拒。上小学的时候,每天上学放学都得经过一间专门卖祭祀用品的纸烛店。每一次我都会和同学拉着手加快脚步走过,更不敢多看一眼货架上的香柱、蜡烛,白色纸。在当时的我看来,一旦碰到了那些东西就相当于碰到了死人。学校旁边就是镇医院,与校园围墙一条小路的间隔就是一间被我们称为“停尸房”的小平房。至于它是不是真的是停尸房,我至今也没有弄清楚。只不过因为经常可以在小平房前面的杂草处看到没有完全烧焦的衣服,我们就认定那一定是死了的人的衣服。幸亏我们对这间小平房的猜测和想象,往往夹着男生们的各种玩笑,冲淡了害怕。至今我心里仍有的一个疙瘩是有一天放学,我看到一路上有零星洒落的谷粒、糖果和一角钱的硬币。我很疑惑地拾起两个硬币,抓在手里,突然背后有一位中年妇女叫住了我,说不要捡,是送死人的。我顿时吓傻了,把那两个硬币扔回到地上。我跑着回家,心里很慌,为什么我这么笨,会捡死人的东西沾到晦气了。一到家我就打开水龙头冲我的手,也没跟爸妈说我捡过死人的东西。过了几天我发现没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才慢慢地放下那种沾了晦气会带来灾难的担忧。这些细碎的事物、经历串成了小时候对死亡的模糊印象,那种对死亡的害怕和抗拒是纯粹的,其实是一种对死人的恐惧。
我参加的第一场葬礼是外公的。可能因为年纪小,而且和外公接触不多,没有太多感情依赖,所以我没有太沉重的悲伤。守灵的时候我会盯着盖着厚厚白布的遗体发呆,看着身边的人哭了,停了,又哭,有时跟爸爸抱怨缠在腰间的白带很紧。那些我很惧怕碰到的白纸、棺材离我很近很近,忽然间没有了平日的那种害怕。这一次葬礼之后,我对死亡的认识没有太多改变,只是知道死了的那个人他以后都不在了。在此后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我都没有参加过葬礼,对死亡相关的事物依然有忌讳、害怕。当然,随着知识的增加,对死亡有了更为科学的认识,也明白死亡是生命的必然规律,谁也逃不了。读高中时,家里有两位我不知道该怎么称呼的老人去世,爸妈也没有叫我回去,只是我回家的时候听他们说了一下。在他们眼里,孩子对死亡的事情是要尽量少说,少了解,少接触的。所以,死亡在我的生活里还是很远,我感受不到它的脚步在靠近。
当上天安排把死神和病魔安排在我至亲的嬷嬷身上时,仿佛我被死亡气息重重包围。我会控诉上天为什么这么残忍:她还没有享受却要忍受这样的折磨,质问爸妈他们是否已经尽全力。当殡仪馆的小黑板上她的名字被粉刷慢慢擦去的时候,她在这世界上的痕迹正一点一滴地被擦去。而她的一生用几句话就可以概括:嫁给一个男人,生了4个儿女,前半生的田里劳作是为了养活儿女,后半生的耕作是为了不给儿女负担,为了给离开农村的儿女子孙捎上好吃的番薯、叶菜、大米。她不懂享受,身体很好,却在晚年被癌症折磨直至夺去生命。为她而烧的香烛,纸制房子、衣服、金银首饰,对她喃呢自语的叮嘱,这些在我眼里忽然间变得有点可笑:她在世的时候未能享受的,如今她走了得赶紧补上;她在的时候,我们没对她足够的关心,如今她走了得赶紧叮咛,末了还贪心地托她保佑我们。她的死亡,我没有昏天暗地的哭泣和捶胸顿足般的痛,只是在往后的日子里,每一次想起都有思念和泪水。本应在葬礼上释放的大悲化为绵绵不尽的小悲,在梦里,在日常生活里的某一瞬间。
她的离开于我来说是一个提醒。平日书里念的嘴里说的诸如“珍惜身边的人,说不定哪一天她不在了,一切就晚了”的话,如果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失去,只是一句不痛不痒没有药效的话。又如没有真正与死亡抗争过,就不会轻易懂得活着也是一件弥足珍贵的事情。当不久前我听到一位高中同学患了肺癌,看着他的日志更新他的每一次手术,每一次化疗时,我发现自己正在为一些得失耿耿于怀是一件很荒谬的事情。死亡的步伐咄咄逼人地追着他,他在竭力奔跑,我们给他祝福为他呐喊加油,他告诉我们我们要好好活着,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我知道他的告诫于我们大多数来说不是一句感同身受的话,我们难以理解当能否活下来,能否熬过明天都是一个疑问时,会是一种怎样的心境。但如果每一个人都“以身试死”才有一番醒悟,那成本未免太高了。因此,无论怎样,我们祈祷着他能跑赢死亡,也希望他奔跑着的告诫能在我们心里戳下烙印,有反思有行动。

我们所有的困惑与纠结最终都归根于对死亡的恐惧
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