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脑来点刺激

文科?理科?

我虽然从小就不偏科,不过说来也是在文科生和文科学习中泡大的,所以也的的确确可以被称之为一个标准的文科生。如果问文科生和理科生有什么不同,那真可以说是不胜枚举。但相信许多和理科生交流过的文科同仁们,也曾发出如我一般的感慨,“思维方式简直就是南辕北辙!”没错,许多人都会发现,两者间的许多不同,可能都源自于思维模式的不同,其中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我认为,远非笼统地以“感性”与“理性”就能概括。

拿个小事来说,前段时间接待了一个来我们学校考G的理科生。这位同学(暂时以A同学称呼)在短短两个小时内,让我目瞪口呆了好几次。我们来到了某西餐厅,准备点两杯饮料喝。现在西餐厅的饮品名称相当之含蓄,例如什么海天一色,心心相印啥的,想从名字估摸出个味道基本是不可能。正当我问“阳光活力”到底是什么口味的时候,侍者的回答被A同学铿然打断了。他对我说道:“不问内容,喝了再猜岂不是更加有挑战性?”换成平时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一般是不愿担这个风险的,但想想A同学说的话,尝新鲜的念头也被挑拨上来,便一口应承了。当然,结果是不好的,喝了一肚子莫名其妙说不出味道的果汁……我和A同学的交流大多都充满了类似的对话。尽职尽责地送A同学入考场后,我不禁仰天长叹,“好奇怪的理科生啊!”

当然,我不否认这种交流的对撞有个人性格因素的影响,A同学也很有可能不是理科生的典型代表,但此后细细想来,却幡然觉得其中确实有辩证的联系。

首先,文科学习和理科学习有着本质的不同。在中国,文科教育确实相对死板。从我们初高中就死记硬背的各类文章段落,到被政治老师逐字逐句分析的条条框框,历史老师重复无数多遍的年代事件,文科的学习无不要求高强度的背诵,此后,在考场上奋笔疾书,下笔就是洋洋洒洒几万字的文科生就此炼成。我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背诵虽然有助于提高熟练度,但也造成了一定的思维惰性。而理科学习相对灵活,各种公式原理,完全可以通过理解烂熟于心。由最根本最基本的,再拓展,再变型,再重现,再发展。无法否认,这是个更富有思维突破性的过程。在两者教学内容熏陶下的学生,自然是大相径庭。而这次让我意识到的,正是理科思维模式下,习惯性刺激思维的益处。

我们的大脑

事实上,人类的大脑有时也是被动的。如果我们一味地给予它“廉价”营养,它就会越跑越慢,最后就像年久失修的机器一样,磕磕碰碰断断续续,也就是“反应迟钝”的状态。但是如果我们能不时地给它一点新鲜刺激,时不时“美味大餐”相赠,它则会如上了油的发动机,连轴转得顺畅得不行!

举个例子,前几天在《经济学人》上看到一篇报道,《认知》(Cognition)杂志即将登载一篇相关文章,作者是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奥本海默(Daniel Oppenheimer)和他的同事们。他们在文中提出了一种简单的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增大课本内容字体的识别难度。他们做了一个实验,有两组人,都被要求在90秒内记忆有关外星人的一些信息(大概像生物课上学的那种),然后设置15分钟无关活动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最后让他们回答有关外星人问题。结果发现,字体难认的那组正确率反而越高。也就是说越是难以辨别的字体反而越是能提高大脑的效率。研究人员还要求教师在高中化学课、物理课、英语课和历史课上进行相同的实验,得出了类似的结果。

其实,我们在做阅读训练的时候也会有同感。不断增加阅读难度和题量,阅读的速度和能力也会逐渐提高。

来点刺激!

看来,我们的大脑也会因为挑战而充满活力。既然如此,我们何不马上行动起来,给大脑来点刺激呢?那么,怎样训练自己的大脑呢?

首先,我认为应该勇于尝试生活中的新鲜事。虽然,保守有时早已内化,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在生活小节上,何不偶尔提醒自己勇于尝试新鲜事物,并逐步培养自己偶尔冒点小险的生活情趣呢?其实,就如喝杯完全不知道内容为何的果汁,或是走一条从来没踏足过的路又有什么大不了呢?说不定还能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份惊喜,多一点精彩。即使结果不好,也不会有什么太大损失。如果这种习惯建立起来,这种行为甚至可以转化为一种思维方式,让大脑快速适应新的变化,并时常出现突破常规的新视角新想法。

其次,勇于面对挑战。畏难情绪人皆有之。例如我,有时候看到很长的英语文章就不想再读。可是当自己慢慢把文章啃下来,慢慢消化,英语词汇又有了新的积累。我们做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克服了困难才有进步。我们不仅不能在挑战面前退缩,反而还要主动地寻求挑战。越是没做过的,越是有难度的,越要去努力试一试。我们过去说,这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今天我们要说,这还让我们更加聪明,大脑更加灵活了呢。

给大脑来点刺激”的一个响应

    1. @博华, 感觉一个理科生如果大脑里有30%的文科东西就很不错 之前看过很多物理学家的简介 后面都带个什么小说家或话剧家 或文学家什么的

      1. @风过无ぬ痕, 我觉得一旦到了较高层次的,无论是物理学家还是文学家都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比如爱因斯坦、袁隆平都是小提琴好手呢~

  1. 同意笔者最后的观点。

    摆脱固有的旧模式,尝试新鲜的体验,可以给生活带了意想不到的乐趣。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